5 個 Steve Jobs 不願意做的事!現在的蘋果卻將其完成了!

5 things steve jobs will not do but apple did it 00

5-things-steve-jobs-will-not-do-but-apple-did-it_00

Steve Jobs 生前掌握蘋果一切,他的風格直接影響了蘋果產品的設計、機型以及風格,但在他逝世之後,蘋果風格有相當巨大的轉變。小編今次總結了這 5 個 Steve Jobs 永遠不會做,但現在的蘋果卻給它做了的事。一朝天子一朝臣,除了反映他當年如何迎合或抗拒手機款式以及設計風格之外,也顯示了他逝世之後,蘋果在未來產品的重大變化。

1. 觸控筆

最近 KGI 的郭明池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,指出將來的 iPad Pro 會加入觸控筆。蘋果從 Steve Jobs 推出 iPhone 開始,一直忽略了觸控筆。原因十分簡單,還記得初代 iPhone 的發佈會嗎?不過在初代 iPhone 發佈之前的一刻,他為了介紹多點觸控的時候,直接了當地說:「 Who wants a stylus? 」「 You have to get ’em, put ’em away, you lose ’em. Yuch! Nobody wants a stylus. So let’s not use a stylus. 」。

5-things-steve-jobs-will-not-do-but-apple-did-it_01a

他打破自己的想法並不是今日的事,在 1997 年 Steve Jobs 回歸蘋果的時候,曾砍掉了有觸控筆的平板電腦,Newton,指「我們已經創造了 10 支觸控筆了,不要再發明多一支」,這可能反映到他意識到觸控技術發展已經出現重大進步,才會作出放棄觸控筆的決定。當然,也不少第三方觸控筆在市場推出,這是後話而且是題外話了。

2. 小型平板電腦

就在 7-8 吋平板開始興起的時候,Steve Jobs 嗤之以鼻,當時他認為 10 吋平板電是最小的尺寸,再小的已經不能好好觸控、撥動、扭動螢幕內的內容。不過在 Steve Jobs 逝世之後,接任 Tim Cook 就把 7.9 吋的 iPad mini 推出市場。

ipad-mini-3-op
7.9 吋螢幕的 iPad mini 3。
3. 大螢幕手機

可能是對 Google 和 Samsung 的「聖戰」,Steve Jobs 生前對大螢幕手機不是太認同,他認為大型手機不能掌握於手中,無人會購買,更直接了當地把 Samsung Galaxy S 形容為大塊兒「桿馬」汽車,但是最終 Samsung 卻以更大螢幕的手機 Galaxy Note 系列,遙身一變成為國際最大的手機生產商。在龐大壓力之下,蘋果終於在 Steve Jobs 死後的 2012 年 9 月,推出 4 吋的 iPhone 5,蘋果手機的螢幕從此增大,iPhone 6 更有 4.7 吋和 5.5 吋螢幕版本。

iphone-6-plus-tops-phablet-markets_01

4. 放棄生活化設計

生活化設計是 Steve Jobs 對 iOS 的要求,例如在設計 iCal 使用的真皮介面,是來自 Steve Jobs 坐過的商用航空公司的座位,電郵 App 的背景是來自亞麻布物料,至於 iBook,毫無疑問當然是來自書架了。不過在 Steve Jobs 死後,過去負責設計的 Scott Forstall 被炒掉了,換來的是 Jony Ive 為首的設計團隊繼續開發 iOS 的工作,放棄了生活,採納簡潔平實的風格,iOS 7 就此誕生了。

5-things-ssteve-jobs-will-not-do-but-apple-did-it_04

5. 密集慈善活動

這不是 Steve Jobs 的問題,而是蘋果本身的問題。在他當年回歸蘋果的時候,蘋果連年虧損,資金短缺,於是他一改以往蘋果的做法,耆時慈善計劃,集中令公司回復利潤,但自從推出 iMac 以及 iPod 而回復利潤之後,他仍然把蘋果維持一個追求利潤的公司,即使後來開始生產 iPhone 的時候,代工廠環境惡劣、員工跳樓,他也是沒有理會。不過,接任 Tim Cook 對社會和慈善活動卻十分關注,也著手改善了代工廠的環境。

當然,Steve Jobs 並不是沒有做慈善活動,而是在避免影響蘋果盈利之下低調進行,例如 PRODUCT(RED) 版 iPod 系列和其他配件就是從他主政的時代一直進行。

5-things-stevse-jobs-will-not-do-but-apple-did-it_05

加入本站 WhatsApp 頻道最新限免情報立即知。

全新本站官方《限時情報王》 iOS 版 登場。限免已完結?不想錯過重大限免應用,可到本站追蹤 Telegram 頻道FacebookI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