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手機螢幕應該要多大!?

gadget freedom lo 20150109 00

gadget-freedom-lo-20150109_00

不論任何品牌,事實上小編是一個堅持細芒的一族,直至 iPhone 6 Plus 推出之前,最大螢幕手機是 4 吋螢幕的 iPhone 5 和 5s,再上一部手機,已是 3 吋芒的 SONY Ericson Xperia X10 mini Pro。對比 5s,小編在上年 10 月中轉用 6 Plus 之後,自己發覺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,就是留意 iPhone 6 Plus 螢幕的時間,比使用 iPhone 5s 的時間更多,而最重要的是,兩者都有同樣的操作系統、平台、遊戲、甚至同樣地可以從 Facebook、新聞網站等應用程式獲取資訊。為何如此?

gadget-freedom-lo-20150109_01
小編未用 iPhone 之前,就是使用 3 吋螢幕的 SONY Ercison Xperia X10 mini Pro,但使用 iPhone 之後,就不能回復使用了。

再想下去,莫非成為低頭族的條件,是與手機螢幕大小有關?試問十年前 Nokia 充斥的年代,在 iOS 和 Android 手機崛起之前的 Symbian 年代,你會經常打開螢幕看資訊嗎?因此,究竟為何我們如何選擇一部適合自己螢幕大小的手機,才適合我們工作之餘,也不致沈迷在螢幕之內。

之前曾經有不少文章和討論,對最適合手機的大小爭論不斷。不少單手操作的粉絲,希望維持單手操作之下,寧願要一部較小的手機。小編算是一個矮小的人,手指公只有 2 吋左右,平常人可能大半吋左右,加起來,合共是 2.5 吋,把 2.5 吋加上 1 吋,就是而 iPhone 5 之前的所有 iPhone 型號的 3.5 吋。3.5 吋的 iPhone 小編仍可以單手操作,當小編改用了 6 Plus 單手已經不能操作,才明白為何那麼久以來,小編一直使用較小的手機,直至 iPhone 6 Plus 之前。

gadget-freedom-lo-20150109_02
初代的 iPhone,直至 4s 之前,iPhone 仍是初代一樣使用 3.5 吋螢幕。

Steve Jobs 的時代的 iPhone 固定是 3.5 吋,理由是單手操作,就算 Samsung 推出 Galaxy Note 系列崛起,他也似乎無動於衷,但是 3.5 吋而且堅持在 3:4 比例螢幕的手機如果到現在,有一個嚴重的問題:資訊不足以一次過看完,單手操作就是必需。過去的人接收資訊,可能安坐家中開電視、看報紙,由於是安坐家中,加上當年的技術限制,大是預期之內,但現代都市人接收資訊,是來自手機和電腦,由於往往是通勤時看,加上技術進步之下,裝置實不應為大。不過從 2011 年,推翻這個假說的事發生了,5.3 吋 Samsung Galaxy Note 系列大賣,加上 4 吋起跳的 Galaxy S 系列熱銷,Samsung 因此登極手機市場數年之久,至最近才被中國手機商分一杯羹。大芒手機的崛起,除了刺激其他廠商跟隨之外,也刺激了開發者開更大螢幕的手機應用程式,沒有 Galaxy Note 的助力,現在的手機螢幕可能只是 3 吋至 4 吋左右。

gadget-freedom-lo-20150109_03
Samsung 和 Galaxy S 系列的熱銷,破除了 2000 年代手機應該細小的定律,也令蘋果持續受壓,結果不得不推出更大手機,圖中是最新 Galaxy Note 4。

手機螢幕重新變大,而且使用個個用戶把眼睛集中於手機螢幕,往往反映我們需要的資訊多寡的問題。假設我們每日需要的資訊都一樣地多,十年前的手機,也因為觸控技術以及規格問題,以及 Windows Mobile 的介面和操作方法所限,根本無法顯示更多資訊,只是用來打電話、接收短訊、遊戲只有貪食蛇,即使是像 O2 伙拍 HTC 推出的 PDA 手機也是一樣,但自從 iPhone 開始,螢幕技術和介面編寫不斷突破,顯示的資訊更清晰,介面更容易使用。

當然,技術不是主因,講到尾,手機的最終目的,是用來通訊之用,以前人們沈迷 SMS,只是文字,但自 WhatsApp、LINE 開始,主要通訊方法已從聽筒轉到螢幕,圖片、影片甚至聲音的需要,當資訊從聽筒轉到手機螢幕上,更需要更好的顯示方法的時候,這也令到手機螢幕不能小的原因,同時頻密的短訊通訊也是低頭族湧現的終極原因,就像以前不斷 SMS 一樣。看來轉用 iPhone 6 Plus 的決定,對一直用開細機的小編來說,不太有利。亦因如此,小編也只能對單手操作說再見了,只剩下一個需要抵抗的問題,就是變成低頭族問題,這一點下周再說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

加入本站 WhatsApp 頻道最新限免情報立即知。

全新本站官方《限時情報王》 iOS 版 登場。限免已完結?不想錯過重大限免應用,可到本站追蹤 Telegram 頻道FacebookIG